启功先生:一位传奇文化大师的非凡人生
他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嫡系后裔,却选择放弃爱新觉罗这个尊贵的皇族姓氏。尽管只有初中学历,却凭借非凡的才华成为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专员,更被北京师范大学破格聘为教授。他经历了一段包办婚姻,与年长两岁的姐姐结为连理。这位被后世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的传奇人物,就是启功先生。
1912年,启功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。不幸的是,在他刚满周岁时父亲便英年早逝,年幼的启功从此与母亲和祖父相依为命。虽然身为皇族后裔,但他从不以爱新觉罗的姓氏自居,始终以启功这个朴素的名字行走于世。
启功的祖父是前朝科举出身的翰林院学士,在书法绘画领域造诣极深。在祖父的言传身教下,小启功自幼便展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。私塾读书时,当其他学童都在认真听讲,他却常常在书桌上偷偷作画,就连睡觉时也要紧握与祖父共同绘制的折扇。
母亲见状,特意为他延请了当时著名的画家为师。入学考试时,启功信手画就的一幅菊花图令师长们惊叹不已。老师感慨道:此子天赋异禀,实乃天赐良才。从此,启功正式踏上艺术之路,在刻苦研习国画的同时,还潜心钻研诗词创作。经过数年勤学苦练,老师欣慰地评价他:诗画双绝,已得其中三昧。
展开剩余65%然而,当时的启功还只专精于绘画,书法造诣尚浅。在中国传统艺术中,书画本为一体,这给他带来了不少尴尬。一次,家中长辈请他作画装裱,却婉拒了他的题字。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启功的自尊心,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就一手好字。从此闭门苦练,常常废寝忘食。
二十出头时,启功尚未考虑婚嫁之事。某年祭祖时节,母亲让他去接一位章姓姑娘来帮忙。那日细雨蒙蒙,巷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身影,让人想起戴望舒笔下《雨巷》中的意境。然而当姑娘转身,露出的却是一张朴实无华的面容。更让启功意外的是,母亲告诉他这是为他选定的妻子。看着母亲操劳的面容和布满老茧的双手,孝顺的启功含泪应下了这门亲事。
这位年长两岁的新娘被启功亲切地唤作姐姐。虽然她对书画一窍不通,却以勤勉持家赢得了丈夫的敬爱。每当启功与友人彻夜论艺,她总是默默备好茶点;当启功因创作不顺而烦躁时,她细心收集废弃的草稿,并建议:这些可以留着对比进步。这番话语让启功茅塞顿开,开创性地采用对比临摹法精进书艺。
生活最困顿时,启功不得不卖画维生。生性腼腆的他羞于叫卖,章宝琛便主动承担起这个重任。寒冬腊月,启功找到在街头守摊的妻子时,只见她瘦小的身影蜷缩在风雪中,却还欣喜地报告:只剩两幅没卖掉了!即便家境艰难,她仍会省下钱来为启功购置书籍。
新中国成立后,启功受聘北师大,生活渐有起色。然而家中年迈的母亲和姑母脾气愈发暴躁,章宝琛始终任劳任怨地侍奉。当两位老人相继离世后,启功长跪在妻子面前,含泪唤着姐姐,感念她多年的付出。
四十余载婚姻中,他们始终未有子嗣。章宝琛临终前叮嘱丈夫续弦生子,启功却坚守承诺,在妻子离世后独居三十余载。他始终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,一次当友人误扔他吃剩的橘子时,他连忙捡回来说:我不能浪费,这会让我想起和宝琛共度的清贫岁月。
为报答恩师陈垣的栽培之恩,启功晚年义卖书法作品筹集130万元,在北师大设立勤耕助学金。2005年,93岁高龄的启功安详离世,用一生的坚守赢得了与姐姐的约定。这位从皇族后裔成长为一代宗师的老人,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高洁的人格魅力,在中华文化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天配资-配资操盘推荐网-炒股配资官网-免费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